Featured image of post 2025-07 | 痊愈后的第一场雨是黑色的

2025-07 | 痊愈后的第一场雨是黑色的

疾病不仅侵蚀着我的身体,更吞噬着我的灵魂,让我看不到希望的光芒。

3360 个字

最近似乎都是失眠睡不着起来写博客的,不过也释然了,睡不着就睡不着,我也不想强迫自己去睡。

知行合一

最近重听知行小酒馆这期播客的时候,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个大标题,但是当时并没有立即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可能流失了不少当时的灵感。

这期播客试图和纵横四海的播主一起探讨「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我其实去年就听过这一期了,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能当时还少了另一个「插口」。这个插口就是前段时间看到的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当时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贬到龙场(今贵州),当时的贵州还没开发,生活条件极差,王阳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估计他也是晚上睡不着(今月曾经照古人啊),不知怎么的就让他悟出了他的「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核心内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里就需要插播一个热知识,王阳明龙场悟道前,主流的思想为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先知后行」,也就是先研究外物,累积知识,接近真理,然后再用真理指导行动,我也一直是这么错误的理解「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从小就被教育要知行合一,知道了这个道理还不够我们还要身体力行去做到它。

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是这个意思,强调的是「认知和行动是一体的」,也就是你的行为本身等于你的认知,真知必定能引发行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引到了这期播客的标题「别再逼自己自律了」,无法知行合一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搞懂那些道理。

疑似感染诺如

上周日的时候天气很好,出去走了走,虽然天气很好但是风又大又冷,吹着难受,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回来了。回来之后磨磨唧唧在电脑面前冲浪花了一天,想把博客的图床换个地方也失败了,最后怏怏上床,原本应该快乐的周末就这么浪费掉了,不甘。

躺在床上就开始睡不着,但是不清楚是什么导致的,毕竟最近经常失眠,有理由怀疑是中午喝的那杯咖啡导致的。总之神智清醒到早上6点,肚子不舒服去厕所交接了一下之后,上床才开始安眠到10点半。起来之后就觉得不对劲,有一点感冒要往发烧发展的那种感觉,立马拿出体温计测了下,37.5,果然已经发烧了。

当时还不清楚是什么病,随便找了点感冒药和布洛芬一起吃了下去,然后就去躺着半睡半醒着熬到了傍晚。我明显觉得有点不对了,烧得更厉害了,换了个退烧药吃,反正我也不记得具体吃了些什么。睡到晚上,起来感觉浑身酸痛,作为高烧专业户,很清楚这是发烧的并发症,一测体温38了,看到很多人说最近甲流很多,想着不会是甲流了吧。买了甲流的特效药回来,吃完倒下继续休息。

然后躺着的时候,对象问我有没有咳嗽,我说没有啊,就拉肚子。对象说搞不好不是甲流,是诺如。然后我找Gemini了解什么是诺如:

诺如症状
诺如症状

欸,完美符合,除了不知道啥时候感染的,然后搜了特效药,对不起没有,这是自限性疾病,1-3天就会自行恢复。然后对象从美团给我买了4瓶电解质水和退热贴回来。喝了电解制水和另一个退烧药,喝下去之后躺着没多久,就感觉要吐了,浑身疼的要死也强行冲到了厕所。。。不知道是因为吃了什么,吐了一马桶粉色的液体。。。如果不是因为不舒服刚吐的,我想说那颜色挺好看的。

总之吐完感觉舒服多了。爬床上断断续续睡了过去,醒了就喝两口电解质水,第二天起来,依然38度没有退烧。然后我才想起我退烧药可能昨天被吐掉了所以没起到作用,然后补了颗退烧药下去。中午的时候就退烧了,和第一天的时候比起来活蹦乱跳的了。这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怎么睡着,胃一直不舒服胀气。

第三天晚饭尝试点了外卖,虽然不油但是吃着很反胃,这天本来是元宵,原计划是和我弟弟他们一起吃饭的,但是这情况是肯定不会聚餐的。。心律也很不正常,翻出我的小米手环充上电之后测了一下,静息心律一百左右,坐在电脑面前2个半小时,有30分钟的时间是热身心律。早早的上床睡觉了。

第四天起来就没事了。

病后谈

人上了年纪就怕得病,得病的时候身边没人陪着你就更怕。你就会开始回顾人生,开始想不通一些事情,然后让自己情绪陷入虚无、无尽的黑暗。

年轻的时候很难共情疼痛和理解衰老,更不忌讳谈论死亡,年轻的我对于「好好照顾好自己」这句话不屑一顾,总是对遥远的风险缺乏应有的敬畏和感知。我小时候最黑暗的一段日子里我承受不住尝试过自杀,而且其中一次非常接近死亡,那一刻我身体涌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尝试过自杀,因为我没有勇气面对那股恐惧,和那股恐惧比起来我的生活还有盼头,熬到成年总是有希望的。但我也没有多想活着,我当时许愿我摆烂的活着,活到50岁就行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25岁生日的那天我意识到,如果我的寿命只有50岁,那我已经度过了一半我的人生了,当时的我并没有完全从黑暗中走出来,25岁的生日那天我过得很难受。

直到23年我才开始积极生活,原因也是23年那年回去过年结果和我爸彻底闹翻了被从家里赶出来,我怒火中烧下着小雪的夜晚里买票离开了家乡,从那天起就再也没理过他。23年那年我体会到什么叫做阳光的世界,这是我活这么大一直期待的如释重负。

然后我开始关注健康问题,买了小米手环开始了运动。开始担心自己活得不够久,有希望陪伴一生的对象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随着婚宴事情推进,对象家里不想我和我爸闹得太僵,就也把我爸和他的朋友们拉进了酒席里。虽然我依然单方面不理他,但已经没有23年那种阳光积极的情绪了,至今都很难提起当年那么积极的情绪。

加之案牍劳形,工作在婚后也越来越多,身体也越来越差。虽然还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我很清楚我身体已经出问题了,逼着自己运动了两三次还是失败了,没有以前那种积极的情绪我很难坚持下来。

心心念念想要

这时候转移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想买的。比如心跳得特别不舒服,我就想买个智能手表来戴着,一来可以监控我的心律,二来也能产生一种我能掌控我的生活的错觉。

但我同时又是个过于理性的消费者,我一般有想买什么的情绪之后,我会先让他积攒一段时间,过了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情绪越来越强烈,我就会买。比如我早在23年就提出了差不多要换个手机的想法了,一直到24年底我才换。

规则一:是否确切的需要这个东西到马上就需要买,不买不行的地步。如果不是,可以缓一缓看看想要的情绪是否缓解,避免受到营销广告的影响错判了需求。如果是则考虑规则二。

规则二:衡量我现在的财务状况,这笔负债是走信用卡还是走库存现金。如果走信用卡是否有足够信心保证现金流按期清偿;如果走库存现金,是否会让其他债务清偿产生压力、多久能让库存现金回到充沛健康的状态。

第一次尝试做这种图
第一次尝试做这种图
单纯是想试试这种图要怎么做才写这么一堆,我不是那种脑子好的人,所以我一直觉得底层逻辑需要简单才有效。这一节是熬夜的尾声写的,也不知道怎么写了个这个东西。

坚持不做傻事比努力成为一个聪明人更容易做到。

新闻编辑室S1-S2

病了的时候想看点东西,最开始是点开了绿箭侠,看了两集发现资源可能不够热,看起来好卡(盗版视频网站也不能强求什么),就看起了新闻编辑室。很久之前就看过第一季,但是没看完,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他们拒绝宣布一个遇袭的人死了,拒绝为了收视率做新闻。(里面列举了好几个其他新闻媒体的事故,就是别人已经发了我们发不发,然后说不发没确定的事情不能发,然后其他媒体翻车了)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理想主义,我很讨厌去和主流做妥协,这种歌颂理想主义的电视剧我很爱看。我还特地去搜了有没有ACN,结果是家虚构的媒体,理想主义啊。

谈谈演员,很喜欢Mac,演技很好,委屈的时候眼神里都要流出水来了,该愤怒的时候感觉头上都要冒火。不喜欢Maggie,第一集的时候Mac对她说自己喜欢忠心的人,然后Maggie就一面对Don忠心一面又钓着Jim,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讨厌这样的人了。对,说到这个我是真佩服你们美剧编剧,演播室这么高压高强度还能抽空去谈这么复杂的恋爱,之前老有人嘲讽国产剧喜欢谈恋爱不上班,美剧也不遑多让,没点抓马的东西怎么吸引人看下去啊。

第一季的新闻编辑室可以说像一篇满分高考作文,整体的结构和每一节的结构都很好,第一集的时候 Will 没有回答出来的问题在最后一集给出了「you」这个回答,满分作文啊。第二季编辑室被坑了个大的,即使事情真的存在也不可避免的让他们的公信力受到了不可避免的打击。整体第二季没有第一季那么满分作文,第一季给满分第二季只能给9.2/10。

不要转载 | 去热爱自己的生活

最后更新于 2025 年 2 月 15 日